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庙在哪里

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庙在哪里

根据史书的记载,古代五大名医之首的扁鹊死于公元前310年。秦武王当时因不慎腰部受伤,宫中的太医一直无法治愈他的腰伤,于是就请扁鹊替他诊治。当时秦国的太医令李醯认为扁鹊会抢了他的官位,于是就派人将扁鹊杀死了。于是在扁鹊死后,百姓们就为其建了一座扁鹊庙,用来纪念他的功劳。

扁鹊庙

扁鹊庙

扁鹊庙,又称鹊王庙,其修建于汉代,距今大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。扁鹊庙如今的地址是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神头村内,相传这里是扁鹊行医的地方,也是扁鹊死亡之后埋葬的地点。春秋战国时期,晋国的大夫赵简子生了重病,晋国的医生们都束手无策,最后是扁鹊治好了不省人事的晋国大夫赵简子。赵简子为了感谢扁鹊治好了自己的病,于是就将邢台内丘的土地作为封地赏赐给了扁鹊,于是这里就成了扁鹊的第二故乡,扁鹊也在此地安定下来,行医采药。

扁鹊庙是一座典型的北方道教庙群,总占地面积约为四万平方米,整个建筑群由扁鹊殿、百子殿、碑楼等数十座建筑物构成,规模宏伟庞大。有一条名为九龙水的溪水从扁鹊庙前流过,溪水之上有一座九龙桥。相传只有从这座桥上走光,就会得到扁鹊的庇护,患病的人就会重新获得健康,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。现今的扁鹊庙,朝拜者络绎不绝,到了每年的农历三月更是人山人海,到处都是参观朝拜的人群。从这一点可以看出,千年前的扁鹊在现今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力。

神医扁鹊发明了什么

扁鹊作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,是极受当时百姓所爱戴和尊敬的,他们给他“扁鹊”称号就是配他这神医的身份。扁鹊的医术之高明在当时是毋庸置疑的,他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,加上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提出了中医中的四种诊断方法,望色、听声、写影和切脉,也就是后来中医所说的望闻问切。

中医的切脉

中医的切脉

这望色、听声、写影和切脉后来就成了中医必学的基本功,对于扁鹊来说,他这四种方法都为精通,不过其中最为拿手的是望色。中医在经历多年的实践经验后,发现人体外部的器官和内部的器官实际上是密切相关的,尤其是面部、舌头同肝脏的联系很紧密。倘若五脏六腑的气血发生了改变,那么就会在身体表面有了表现。扁鹊就是时常通过病人的五官,判断其病因究竟出现在哪里。眼镜可否有神气,舌头的颜色怎样,舌苔的厚薄怎样,鼻子的鼻炎有没有出现,鼻涕的粘稠程度怎样,都会成为扁鹊的依据。

扁鹊就曾用望色的方法,发现了齐恒侯的病情,只是扁鹊的医术过于高明,高明到齐恒侯不相信自己强健的身体内部会有疾病的存在。扁鹊当时就发现齐恒侯的脸色异常,就判断他的胰脏处有疾病,不治疗的话病情会加深。虽然期间扁鹊一直提醒齐恒侯,但是均不被理睬。最后齐恒侯病情严重到他已经能切身体会了,只是这是扁鹊已经离开了齐国。

扁鹊见蔡桓公的道理有哪些

神医扁鹊年轻的时候曾帮一个贵族管理客栈,有一个名为长桑君的人会经常来客栈居住,扁鹊一直很尊敬他,认为他不是一个普通人。有一日,长桑君对扁鹊说自己已经很年迈了,想要找一个继承人,问扁鹊愿不愿意跟他学医,扁鹊答应了他,尽得其真传,学的一手好医术。

扁鹊

扁鹊

公元前357年,扁鹊被蔡桓公召见。扁鹊见到蔡桓公时,仔细观察了一下蔡桓公,并对他说:“您的病在皮肤之中,需要治疗。”但蔡桓公并没有相信他。第二次时,扁鹊又对蔡桓公说:“您的病现在已经在肌肤之中了,应该治疗了。”蔡桓公还是没有听他的话。十天之后,两人再次相遇,这一次,扁鹊对蔡桓公说:“您的病已经转移到了肠胃之中,要尽快治疗。”但无奈蔡桓公认为自己很健康,根本不用治疗。时间匆匆而过,十天之后,两人再次相遇,这一次扁鹊没有再对蔡桓公说什么了,而是转头就走。